跳到主要內容
Interaction

本處為協助園區周邊部落發展生態旅遊,使部落民眾具專業解說導覽知識,並結合原住民傳統文化及其生態智慧,使其擔任解說及保育當地自然資源之工作。特於93年度起辦理「雪霸國家公園原住民解說員」訓練活動。本項活動不但是國家公園的創舉,也大幅地拉近了部落與國家公園間的距離。目前已完成93年度「新竹縣尖石鄉後山(新光、鎮西堡及司馬庫斯部落)」31名合格認證;93年度「苗栗縣泰安鄉北勢群八部落」13名合格認證;94年度「台中縣和平鄉梨山、環山部落」12名合格認證;97年度「新竹縣五峰鄉部落」32名合格認證;97年度「苗栗縣泰安鄉部落」31名合格認證;99年度「新光、鎮西堡及司馬庫斯部落」12名合格認證。

雪霸國家公園原住民解說員訓練活動照片紀錄
「雪霸國家公園原住民解說員訓練活動」的圖片

本處希望藉由解說訓練,讓部落居民更了解當地歷史及泰雅文化,增加對家園的認同感。訓練部落居民培養解說第二專長,並增加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進而建全社區運作機制,建立導覽解說員認證並健全導覽解說機制。也希望透過解說導覽的方式,教育遊客深入了解並尊重當地的原住民文化及生態環境,並避免發展過度觀光導致泰雅文化的流失及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使上課學員對自己生長的環境有更多的了解,本處特別將上課地點安排在部落裡,希望藉由專業講師與學員間的互動,能把泰雅的文化重新粹煉轉化為一般遊客可接受之解說語言。

「當地歷史及泰雅文化 / 解說訓練 / 當地的原住民文化及生態環境圖片」的圖片

當地歷史及泰雅文化(左)。 解說訓練 / 當地的原住民文化及生態環境(右)。

培訓課程包含生態旅遊之概念與規劃、動植物資源解說、解說技巧與實地演練以及生態工法之介紹等,並邀請部落長老擔任泰雅傳統文化講師。完成全部課程並通過筆試、口試考核者,本處頒發「雪霸國家公園原住民解說員證書」,藉此提高部落民眾對生態旅遊之認知與就業機會。目前有131位學員獲得認證,並至本處汶水遊客中心參加結訓典禮。

「培訓課程包含生態旅遊之概念與規劃、動植物資源解說、解說技巧與實地演練以及生態工法之介紹等」的圖片

培訓課程包含生態旅遊之概念與規劃、動植物資源解說、解說技巧與實地演練以及生態工法之介紹等

「各項課程及重重的筆試、口試/汶水遊客中心參加結訓典禮」的圖片

各項課程及重重的筆試、口試(左)。 汶水遊客中心參加結訓典禮(右)

為提升解說員之素質,本處持續辦理解說進階訓練。此外原住民解說員也自發性地安排解說自我成長課程,並且辦理產業聯盟說明會,向當地旅遊相關業者說明原住民解說員之成立的目的及未來與業者們合作之方式。並為提昇服務品質,自訂出北勢群原住民解說員工作守則,期盼能帶給遊客最優質之解說服務。

「提升解說員之素質,本處持續辦理解說進階訓練」的圖片

提升解說員之素質,本處持續辦理解說進階訓練

「解說自我成長課程」的圖片

解說自我成長課程

當地解說員相關連絡訊息如下,提供民眾前往該地旅遊時導覽解說之參考。

苗栗縣泰安鄉北勢群原住民解說員連絡人:

江國和( 比浩 ) 0928-886056。

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原住民解說員連絡人:

曾先生( 司馬庫斯部落發展協會或旅客服務中心 )
0928485116 或 0928804983
http://www.smangus.org/

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部落原住民解說員連絡人:

莊英德( I Ciy )
0937-503191、03-5847770

新竹縣尖石鄉新光部落原住民解說員連絡人:

林新民 Losing 0912-233614 03-584778


台中市和平區梨山,環山部落解說員聯誼會成立中

森林之心-色.舞.繞 泰雅服裝秀

緣起

雪見遊憩區為泰雅族傳統生活領域,泰雅族染織文物極具民族美感,2010年起本處結合園區周邊原住民族團隊,連續辦理5屆「森林之心-色.舞.繞」泰雅服裝秀活動,以祖居地-雪見的森林大地為走秀伸展台,邀請原住民藝術團隊及各界民眾參與,一起認識原住民傳統的染織文化與創新的服裝流行時尚。讓部落青年透由舞台展現泰雅服飾之美,帶動南三村未來文化發展,形成大安溪泰雅族的流域特色,逐漸向染織工藝村及國際文化體驗方向邁進,確立雪霸國家公園與南三村部落的夥伴關係。

森林一直是雪霸國家公園主要的保護目標,而泰雅族也是以森林為其民族文化及生存命脈,因此以森林之心為名,希望借由長期及延續性的活動,振興森林保護及文化延續的目的與使命。活動的初心是我們和泰雅人在祖先的森林裡,一年一年的把希望種下,持續澆溉熱情,注入力量,讓傳統的生命能在森林滋養下復甦。

色舞繞-S’uraw的泰雅地名原為大安溪流域最上源的天狗部落,過去此地有個泥染的大染池稱S’uraw,族中婦女大多在此染出黑色的紗線也在此交換訊息,交流感情,是體現泰雅GaGa互助、分享精神的表徵,因此以”色舞繞”做為表達此一工作和團隊的核心精神和概念。

從2010年開始,我們攜手運動沉寂已久的傳統生命,我們鼓動年輕人來體會傳統深湛的美麗,用年輕的身體活絡古老的靈魂。於是有了森林之心─泰雅傳統暨創新服飾發表的服裝秀運動。

五年歷程

森林之心的五年活動計畫為:2010年桐野工坊結合傳統服飾與創新服裝和泰安鄉南三村族人參與展演。2011年以2010的主軸結合史前博物館、臺灣博物館的典藏重製作品和泰雅新銳設計師共同設計創作進行臺灣色彩的創意改革。2013年以族群融合為主題擴展民族參與的廣度加入魯凱族、kahakanavu族的傳統與創新設計。2014年的活動將返回雪見,加大族群的參與。2015年邀請國外設計師參與,逐步形成國際活動,且藉由此活動的延續,整合大安溪流域成為染織文化、產業的基地,並加強其延伸異鄉的範圍。

這五年的服裝秀活動由以泰雅編織技術的保存傳承、研發為職志的野桐工坊承辦,負責人尤瑪.逹陸表示,「森林之心」泰雅服裝秀活動每年藉不同主題,發掘原住民染織工藝的深度之美,將原住民傳統染布使用的色彩元素,應用於現代服裝設計中,演繹出臺灣民族風味的時尚感,創造「色舞繞」,成為原住民服飾美學的代名詞及文創品牌。

精彩亮點

一、展現地方傳統文化:藉由泰雅織物研究中心,20年來的研究、整理和分析製作的成果,呈顯已消逝於泰雅現代生活中近70年的泰雅傳統服飾,展示八大支系中極具民族美感和工藝精髄的各流域支系的民族服飾。

二、發展在地地方特色:藉由南三村的傳統工藝技藝和地方名稱-色舞繞為發想基礎,啟動臺灣在地色彩的相關聯結。因此活動,開啟國家公園與在地民族合作,開發具有豐富文化特色,並且能夠對新技術和新能量加以運用轉化,更具地方智慧和未來性的創新方式,並且希望能為泰雅的民族復興帶來真正的行動力量。

三、形成部落連結:藉由活動串聯部落之青年、婦女、兒童及成人,頭目各種階層的族人一同參與,擴大部落與部落,雪霸國家公園與部落藝術團體之間的對話。

四、環境、生態保護:藉由傳統染織工藝中對自然材質、產物使用、工藝技術…等問題回應和表現,表達部落對環境、生態保護的思考。

五'雙向永續發展:藉由持續活動的影響,帶動南三村未來的文化發展,形成大安溪泰雅族的流域特色,由此服裝秀展演舞台,向世人展現臺灣原住民的文化創意產業,將泰雅傳統編織、色彩鮮艷的織紋,結合時尚設計,以服裝秀的方式來表現美麗的臺灣,帶動臺灣民眾學習原住民和自然相處的哲學。並逐漸向染織工藝村,國際文化體驗的方向邁進。

資源分享

活動相簿
記者會花絮

2010相簿-泰雅服裝秀(點擊瀏覽)

2011相簿-泰雅服裝秀(點擊瀏覽)

2013相簿-泰雅服裝秀(點擊瀏覽)

2014相簿-泰雅服裝秀(點擊瀏覽)

2015相簿-泰雅服裝秀(點擊瀏覽)

雪霸攝影講堂

103年11-12月新竹縣尖石鄉 司馬庫斯部落
104年7-9月臺中市和平區 松茂環山部落
104年11-12月新竹縣五峰鄉 白蘭部落
105年11月苗栗縣泰安鄉 北勢群南三村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為建立國家公園夥伴關係,落實與園區周邊部落共同推動環境教育及維護自然生態保育之目標,自民國103年起特別推動「雪霸攝影講堂」研習課程,陸續在司馬庫斯等部落進行攝影課程教學,參與的部落族人除了學習基本攝影知識與技能外,亦透過影像將自己的家園環境詳實記錄,作為環境教育和生態旅遊解說之素材,並與遊客分享大自然動植物多樣性與其生態行為,落實生態旅遊的內涵與深度。

103年12月25日在司馬庫斯部落舉辦首次「雪霸攝影講堂」,陸續在104年辦理「雪霸攝影講堂在環山松茂」和「雪霸攝影講堂在白蘭」研習課程;105年辦理「雪霸攝影講堂在北勢群南三村」。為結合社會企業協助國家公園推動保育事務,參予學員使用的相機及相關配件是由臺灣索尼股份有限公司、普羅照相器材行、湧蓮國際公司、昇暘公司、正成貿易公司等相關企業免費提供,課程講師亦聘請專業攝影陳裕隆和鄭先明兩位老師參與講授。

學員們認真學習的態度,讓指導老師讚賞有加,成果作品也相當具有創作力與豐富的情感,透過鏡頭,學員捕捉部落每個角落,也為部落留下記憶,無形中更加凝聚了族人對於自己家園的認同感與向心力,以及努力宣傳原鄉部落的傳統文化與人文美景和遊客分享。

司馬庫斯相簿(點擊瀏覽)

白蘭部落相簿(點擊瀏覽)

松茂環山相簿(點擊瀏覽)

北勢群南三村相簿(點擊瀏覽)